3月30日,记者从未央区委宣传部了解到,近年来,西安市未央区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以“文明实践小区工作站”为抓手,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即:围绕“一条主线”、筑牢“四项基础”、发挥“五大功能”、聚力“五个变化”,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融入社会治理,打通了政府服务、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文明风尚就在身边、贴心服务就在身边。
围绕“一条主线”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针对近年来小区矛盾化解难、活动开展难、社区工作力量不足等问题,未央区围绕“文明实践+基层治理”一条主线,将小区工作站建设作为创新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搭建了最贴近群众一级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区-街-社区-小区-楼栋”服务体系架构,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筑牢“四项基础”
推动小区治理“蔓延扎根”
未央区逐小区制定阵地建设方案,克服基层办公用房与经费紧张难题,截至2025年3月底共建设682个小区工作站,其中,与社区办公用房共建共享建设226个,与小区物业协调办公用房建设385个,利用集装箱活动房改建71个,实现“办公有场地,活动有场所,学习有去处”。
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克服阵地有限难题,发挥群众集体智慧,将集装箱、电瓶车等装修改造为小区工作站阵地。
未央区内每个工作站设站长、副站长各1名,每个楼栋配备1名楼栋长,全区278个社区通过组织推荐、居民推选、个人自荐等方式,从熟悉小区的物业、社会公益组织、爱心志愿者、热心居民等群体中,截至2025年3月底择优选配组建8654名楼栋长,其中专职(主要为社区群众、居民)占71%,兼职(主要是社区“两委”兼任)占29%。
未央区建立小区工作站常态化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每个小区工作站每年1万元办公经费,按照楼栋长200元/月、非社区工作者兼任站长副站长300元/月的标准按月发放工作补贴;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级示范评比,对成绩突出的示范所、站、项目给予5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奖补金,有效调动各单位参与文明实践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未央区印发《关于建立小区工作站选聘楼栋长夯实基层基础的意见》等文件,建立挂牌公示、定期协商、信息报告三项制度,明确小区工作站相关职责和小区楼栋长“七员”,即数据员、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安全员的职责。
发挥“五大功能”
打造文明实践“桥头堡垒”
未央区发挥“堂前燕”宣讲团省级品牌示范效应,广泛成立各级各类理论宣讲队伍,以主题宣讲会、社区板凳会、道德评理会、经验分享会、文艺纳凉晚会等形式宣讲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在文景东区社区打造全省首家“学习强国”学习小站,拓展“8090微宣讲”“宫小凤”等特色宣讲品牌,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未央区堂前燕宣讲团“工青妇”宣讲骨干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培训班。
未央区按照有议事场所、有统一标识、有办公设备、有议事制度的“四有”标准,定期邀请结对共建单位、小区物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召开文明实践共建联席会议,整合各方资源,扩大小区“朋友圈”,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让文明实践站成为服务居民的“议事厅”。
发挥文明实践小区工作站根植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截至2025年3月,未央区各小区楼栋长、志愿者累计深入190余万户(次)群众家庭,走访重点困难群体12万户(次),建立楼栋基本数据库和特殊人群数据库,动态收集民情民意,提供精准服务。
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街道非遗志愿者为群众制作精美剪纸和泥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未央区充分发挥楼栋长队伍中在职党员、热心居民、退休老干部等群体作用,成立“小蜜蜂”“蒲公英”“满天星”等党员志愿服务队,利用QQ群、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敲门问需送关怀”等线下走访方式,广泛收集并达成群众“微心愿”,架起党群“连心桥”。
未央区依托文明实践小区工作站和楼栋长队伍,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为行动不便老人、困难群众跑腿代办事项1.4万余次,开展上门健康义诊、疫苗接种等健康服务1300余次,建成“长乐餐厅”爱心助餐点151个,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聚力“五个变化”
实现基层治理“精耕细作”
未央区以小区工作站为枢纽,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协商议事制度、探索共建共享机制,形成资源共享、文化共享、服务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使得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自治能力、服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居民自治的基础更加牢固。
文明实践小区工作站建设,补齐了未央区“区—街—社区—小区—楼栋”服务体系架构,278个集约型社区服务阵地向小区工作站和居民楼栋延伸,实现了服务群众由“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彻底跟进,群众下楼就可以享受到便捷舒心的公共服务。
楼栋长队伍主动了解居民所需、主动回应居民呼声,极大缓解了未央区各社区人手不足的问题,充实加强了社区工作队伍,服务力量、服务精度都得到大幅提升。此外,未央区构建“1+2+N”警社共治模式,将一大批楼栋长选聘为治安协理员,在解决小区内治安、消防、安全等方面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央区文明实践小区工作站搭建了干群互动、联系的平台,让群众联系群众、群众组织群众、群众服务群众,有效解决各种治理难题,推进政策落地、服务入户和自治生根,促进了群众路线的制度化、组织化和实体化。
针对新建商业小区邻里交流少的特点,未央区开设“邻里书屋”,开展“社区运动会”,使“陌生人”变成“新朋友”;针对老旧型小区老人居住多、困难家庭多的特点,楼栋长定期上门了解独居老人等行动不便的居民需求,开展养老、就医、社区服务、劳动保障等便民代办跑腿服务,用点滴服务为群众架起“爱意满满”的暖心桥。
文明实践润物无声。在今后的工作中,未央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其他省市区县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上持续发力,走在前、当示范,不断叫响自身工作品牌,全力书写精彩答卷。
编辑:未央融媒
@2000-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